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创新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 2024-10-11 16:34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随着科学技术和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英语的重要性无疑会更加凸显。掌握一门外语以主动融入国际交流是目前乃至未来社会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跨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在人们之间的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是信息知识的获取,都离不开英语翻译。翻译是各国之间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是人类进行跨文化沟通的纽带,它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翻译是两种语言间信息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因此文化差异不仅构成了翻译的最大障碍,而且也成了翻译界关注的一个主要话题。所以,现在我们对英语翻译的研究越来越多,对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视也日益凸显。
虽然我国英语翻译教学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当前我国英语翻译教学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如英语翻译课程在众多高等院校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翻译教学拘泥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个人英语翻译素质不高、英语翻译教师的身份定位不准、英语翻译教材设置不够合理等。因此,针对当前我国翻译教学的现状,改善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显得迫切而必要。
作者简介
冀翔燕 (1983.10 —),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现就职于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等。
单莹(1993.10— ),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现就职于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应用外语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等。
黄永佳(1986.01—),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现就职于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英汉翻译、大学英语教学等。